學習的任意門
葉慧貞
「當你遇見美好的事物時,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要把它分享給你四周的人,這樣,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上自由自在的散播開來。」-----【少年小樹之歌】
安慶的教育願景「健康、快樂、氣質、知識」,希望學生在生活中主動學習,累積生活的知識體驗成長。美國教育家哲學家杜威,主張從實踐中學習,提出「教育即生活,學校即社會」這樣的主張,我國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「生活即教育」,透過發現問題、尋求解答、知識分享等步驟,領悟學習其實就是一場充滿童趣以及永無止境的成長過程。
有一天,小朋友在掃地時,抓了一隻多毛多刺豹眼文的毛毛蟲,原本其貌不揚,通常會被一腳踩扁毀屍的東西,在安慶小朋友好奇的追根究底下,學會關注到在周遭發現生物的多樣性以及牠的獨特性,為了保護自己,牠以極醜的偽裝,要嚇退所有的人,透過一年級蝴蝶研究社學生及家長鉅細靡遺的觀察紀錄,發現原來牠叫「青黃枯葉蛾」,愛吃茄苳葉及芭樂葉。
特別感謝蝴蝶研究社觀察牠長達20小時的結繭紀錄,「結繭時先拔下自己頭上的兩根黑毛束,吐出黏液確實貼穩後,再摻雜其他毛髮加強,然後會繞上堅固的織物,將兩端的基礎架好之後,牠開始牢牢地纏繞貼緊所有的後足,防止在往後大動作的施工中不慎摔落,牠忍痛一次次地用力拔毛,將自身囊括起來成就牠的偉大工事!」
「青黃枯葉蛾的繭--不管你叫它們" 道公帽" 或是"黃金帳篷",
外表配佈密密麻麻的" 毒針", 原以為牠是貼在外表, 經過仔細觀察後, 發現牠是織進去的,
有很大部分的硬刺, 還是進了繭囊中後, 才一根一根由內向外推出來的!」
約莫過了一個月,第一次在過年時看到小朋友觀察的青黃枯葉蛾幻化為美麗的蛾,母的翅膀上各有一個「讚!」,合成了一個安慶的校徽愛心圖案,乍看很像學校黃金風鈴木的葉子;而公的就像一片片黃金榕的葉子,真是太神奇了!
蛾出生跟蝴蝶不一樣,羽化後不再吸蜜訪花,繁衍完後代就結束美麗的一生,「母蛾產卵時,黏黏的卵粒經過母蛾尾端時,順勢帶下母體身上的毛,兩兩並列排成一長條,看起來就像很不好吃的一條毛毛蟲,用以欺敵,增加存活率!雖然母蛾早己身亡( 約存活一週),她的4、5百隻寶寶卻全部孵化了!」
青黃枯葉蛾以牠短暫不平凡的型態,為求生存偽裝一生,如果我們能保持高昂的好奇心在學習,就會發現,透過生活中對事物的理解,能學會尊重在生活中發現的萬事萬物。青黃枯葉蛾以如此獨特的方式傳達牠「不朽」的價值。
校園中的每種生態都如此獨特,自然科老師們長期研究的紋白蝶、樺斑蝶、無尾鳳蝶、玉帶鳳蝶、青帶鳳蝶、紫蛇目蝶、幻蛺蝶、銀條斜線天蛾、粉綠白腰天蛾、透翅毒蛾、螳螂、竹節蟲等,引來的白頭翁、麻雀、燕子、斑鳩、白鶺鴒、黑冠麻鷺、小啄木等,在同心公園的映襯下,形成在地的生態特色,讓校園的生態如此繽紛多彩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