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LGQJnmZCTY
2019年2月2日 星期六
2019年2月1日 星期五
1080130-暖男剝蝦
1080130-暖男剝蝦
晚餐前,暉默默的把一盤蝦剝好,晚餐後,自己去洗碗,家裡最小的,很有自知之明,晚餐的蝦特別好吃,難怪我們都很期盼小孩回來!
最喜歡和可愛暉拍照了,連吃個亞尼克的靜岡抹茶生乳卷也要拍,暉說:馬麻連我吃蛋糕也要拍,因為兒子在身邊超開心的,還好不喜歡拍照的他,都會忍耐讓媽媽滿足一下~
我也喜歡拍公公婆婆在院子曬太陽的幸福感,祈願家人平安健康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hj632/posts/2302168573135634?notif_id=1548845162962302¬if_t=feedback_reaction_generic
1080129-牛爸的蜂巢
蜂巢.風潮vs牛伯.牛博
1080131
梅山太和新打卡點「茶塢」 茶農變身社區藝術家
1080129-牛爸的蜂巢
山中傳奇人物-牛伯,隱居太和,此番上山,專程去看牛伯剛完工的蜂巢,記得上次在嘉義舉辦的世界茶博會,我為了看牛伯設計的「桃花島」,下班後五點專程驅車前往,趕在六點閉幕前能一探究竟,潭面上別有洞天的設計,引人入勝,此次看蜂巢,突然腦海中浮現桃花島上以藤蔓編成像鳥巢一樣的泡茶空間,隱藏童趣的巧思,讓我佩服不已。 牛伯回憶起這蜂巢的發想,是在他年輕時,死裡逃生的一次經驗回憶,在山上,有一次工作,不慎被300隻蜜蜂叮咬,差一點死掉,還好冥冥之中,有上天保佑,以往到這地方工作都是獨自一人前往,那天特別心血來潮邀弟弟一起前往,幸好被弟弟救下山的整路,緊急徵募村子裡的「童子尿」,強行灌了不知多少,才把牛伯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,緊急送到嘉義的醫院,剛好前後兩三人送急診的,都是被蜜蜂螫咬到的,大家都死了,唯獨牛伯活下來了,醫師覺得不可思議,送到醫院時瞳孔渙散,醫生也宣布已是死亡狀態,能夠活下來,醫師都覺得是個奇蹟,還專程找牛伯回去探究原因,死裡逃生的牛伯,人生態度更是豁達,充滿慈祥與智慧的雙眸,看盡人生一切俗事。 進到蜂巢裡,溫暖的自然光線從鑿開的窗戶透入,映照有水滴、月亮、愛心的光影,猶如安藤忠雄清水模一般的設計概念,簡樸不奢華,融合舊有農家的土角厝蓋屋手法,混入粗糠、稻穀殼,電線、水線都藏在其中,幽默的牛伯,天外飛來一筆,讓水滴窗戶猶如從天上撞擊下來一般,蜂巢有一個撞凹的小起伏,這樣的巧思,讓蜂巢的流線不拘謹:蜂巢裡運用山林中倒掉的樹幹剖半,成了茶桌茶椅,茶壺、茶杯、茶葉都是牛伯自己做的,從愛心窗戶看出去,風景是最漂亮的小塔山,喝著這樣的茶,別有一番滋味。 八八風災,沖毀了牛伯的家和土地,一無所有的他,以太和山上人特有的善良與堅韌不拔,樂觀開朗的生活著,勇者牛伯以他的聰明睿智,帶領著村莊的人打開太和茶的知名度,讓許多因風災受創的村民,得以再安居樂業,我最想做的事,就像好友憓陵努力行銷太和茶一樣,想要買牛伯及太和村民的茶和陶器,雖是杯水車薪,也希望能讓牛伯及村民們的日子能更好過一點,這個蜂巢,希望未來能展示牛伯的作品,讓喜愛太和茶和陶藝作品的人們,也能品味這山上的滋味,山上種茶的辛苦,非筆墨所能形容。
山中傳奇人物-牛伯,隱居太和,此番上山,專程去看牛伯剛完工的蜂巢,記得上次在嘉義舉辦的世界茶博會,我為了看牛伯設計的「桃花島」,下班後五點專程驅車前往,趕在六點閉幕前能一探究竟,潭面上別有洞天的設計,引人入勝,此次看蜂巢,突然腦海中浮現桃花島上以藤蔓編成像鳥巢一樣的泡茶空間,隱藏童趣的巧思,讓我佩服不已。 牛伯回憶起這蜂巢的發想,是在他年輕時,死裡逃生的一次經驗回憶,在山上,有一次工作,不慎被300隻蜜蜂叮咬,差一點死掉,還好冥冥之中,有上天保佑,以往到這地方工作都是獨自一人前往,那天特別心血來潮邀弟弟一起前往,幸好被弟弟救下山的整路,緊急徵募村子裡的「童子尿」,強行灌了不知多少,才把牛伯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,緊急送到嘉義的醫院,剛好前後兩三人送急診的,都是被蜜蜂螫咬到的,大家都死了,唯獨牛伯活下來了,醫師覺得不可思議,送到醫院時瞳孔渙散,醫生也宣布已是死亡狀態,能夠活下來,醫師都覺得是個奇蹟,還專程找牛伯回去探究原因,死裡逃生的牛伯,人生態度更是豁達,充滿慈祥與智慧的雙眸,看盡人生一切俗事。 進到蜂巢裡,溫暖的自然光線從鑿開的窗戶透入,映照有水滴、月亮、愛心的光影,猶如安藤忠雄清水模一般的設計概念,簡樸不奢華,融合舊有農家的土角厝蓋屋手法,混入粗糠、稻穀殼,電線、水線都藏在其中,幽默的牛伯,天外飛來一筆,讓水滴窗戶猶如從天上撞擊下來一般,蜂巢有一個撞凹的小起伏,這樣的巧思,讓蜂巢的流線不拘謹:蜂巢裡運用山林中倒掉的樹幹剖半,成了茶桌茶椅,茶壺、茶杯、茶葉都是牛伯自己做的,從愛心窗戶看出去,風景是最漂亮的小塔山,喝著這樣的茶,別有一番滋味。 八八風災,沖毀了牛伯的家和土地,一無所有的他,以太和山上人特有的善良與堅韌不拔,樂觀開朗的生活著,勇者牛伯以他的聰明睿智,帶領著村莊的人打開太和茶的知名度,讓許多因風災受創的村民,得以再安居樂業,我最想做的事,就像好友憓陵努力行銷太和茶一樣,想要買牛伯及太和村民的茶和陶器,雖是杯水車薪,也希望能讓牛伯及村民們的日子能更好過一點,這個蜂巢,希望未來能展示牛伯的作品,讓喜愛太和茶和陶藝作品的人們,也能品味這山上的滋味,山上種茶的辛苦,非筆墨所能形容。
大紀元的相關報導:
2010-05-16
嘉義太和茶農 種樹重建家園
2017-12-12
風災後 看見太和村重生的力量
訂閱:
文章 (Atom)